Tiffany
2018-02-28政策突围难期
不过,为什么企业还有不少未止损的外汇敞口呢?说到底还是抱着监管层会像以前一样出来“救场”的心态,但随着人民币升值势如破竹,他们的希望也在一点点黯淡。
的确,人民币大幅升值考验中国政府的政策定力,但从当前情况看,自从人民币加入SDR之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加速推进,清洁汇率既成现实,尤其是当前人民币汇率指数的涨幅仍在可控范围内,监管层直接入市干预汇率的可能性并不大。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颜色教授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单边快速升值并未导致央行进行大幅强烈干预。当前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并未出现单边持续波动,虽然兑美元汇率快速升值,但兑欧元和英镑等其他货币汇率却在贬值,相对而言整体上仍是稳定的。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单边升值还未超过一年,部分也是回调前期的快速下跌,只要升值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都是有好处的。”颜色教授指出。
当然,不排除监管层会伺机适度放松宏观审慎管理举措,放松此前不断收紧的购汇限制,以及其他“限流出,扩流入”的相关举措,以平衡短期国际收支。这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升值形成一定阻力。
但由于此次人民币等非美货币齐升,主要原因在于美元指数跌跌不休,而且目前市场普遍预期美指仍在下跌通道,因此即便监管层有所动作,顶多也只是压减人民币升值的幅度,却难以扭转强势人民币的方向。
“即使有政策出来,也不要指望美元/人民币会明显反弹。”上述某中资行交易员指出。
颜色教授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突破6.3,考虑到进出口等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如果人民币兑美元单边再显著升值,突破811汇改之前的高度,央行大概率会进行一定的干预。
而具体干预办法可能包括取消前期严格监管资本流动的一些措施,以及在中间价定价机制上逆周期因子的反向调节,也可能包括重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在当前环境下,出口企业要拥有两个技能:
一是定价技能,用好定价技巧;
二是汇率风险管理技能,学会利用一些管理工具来降低风险。而实际上,越是小的企业对于外汇风险越不重视,他们也没有利润来花费在对冲风险上,所以风险一旦发生,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呼吁人民币结算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难以缓解,这对外贸企业的生存是很大考验。
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看来,人民币国际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之一。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能够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也有利于减少汇率风险和损失,促进人民币的发展。如果不能用人民币结算,国内的企业就必须锁定人民币汇率在投资和贸易中对美元的风险。目前我国和多个国家已经开展了人民币贸易结算,这样的话就规避了汇率的风险。”张建平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近日,巴基斯坦国家银行(央行)发表声明,批准贸易商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中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考虑到近期世界和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尤其是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迅速推进,预计用人民币计价的对华贸易将大幅增长,这符合两国长远利益。
事实上,从2015年,人民币“入篮”开始,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明显上升。仅2016年9月和10月,通过人民银行代理配置的人民币资产规模就已超过百亿美元。许多国际金融组织和多边开发机构的贷款及不少国家的负债均以SDR计价,其配置的人民币资产也在稳步增长。此外,随着人民币资产吸引力的增强,国内外主动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也明显上升。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8个国家和地区可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此外,中国与英国、瑞士、巴西、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不过,从目前贸易结算使用比例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还很漫长。到2017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贸易交易总额中只有16%的支付行为是通过人民币结算的。同时,人民币在全球交易和支付结算中所占比例仅为1.78%,排名第六,排名低于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以及加元。即使是澳大利亚这个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对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中仅有0.5%的贸易文件是以人民币为单位开具的。
商务部相关人士看来,中国并不是想在国际外汇市场中取代美元的领导地位,而是希望通过一个国际化的货币结算系统来取代美元在外汇市场中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在国际货币系统改革的过程中,全球各国希望看到的改革成果是创造一个国际化的储备货币系统,这个系统应当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单独的国家。
但考虑到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现状,汇丰银行等许多西方投行的分析师都认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支付结算领域所占的比例也应当实现同样迅速的增长。
“中国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还是比较长的,人民币要国际化,需要和很多国家签订这种双边的货币互换协议,在用人民币进行贸易和结算的时候都有清算机制。另外,我们资本账户下面仍然有很多子项需要逐步开放,所以人民币真正的成为三大货币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人民币如果想走向国际,还需要我们自己的完善与其他国家的配合相辅相成。
入驻企业